近日一份交通事故案件的法院判决,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上海一名行人闯红灯过马路股票配资平台证监会,造成骑电动车的受害人摔倒,进而被轿车碾轧致死。
日前,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撞死人的司机无刑责,闯红灯的行人被法院以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半。
行人闯红灯致他人被轧身亡获刑
这起案件发生在今年5月17日的早晨7点多,周某在上海市普陀区武威路、红棉路路口东侧人行横道,由南向北小跑着闯红灯穿过马路,打算去买个早点。
然而让周某没有料到的是,在路口走了约5米时,骑着电动自行车的林某刚好经过,二人发生碰撞,林某连人带车摔倒在对向机动车道内。这条车道有一辆在路口等红灯的越野小轿车,此时刚好绿灯放行后起步,碾轧了呈倒地状态的林某。
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林某经送医抢救无效于当天离世,事发后行人周某逃离现场。后经民警电话通知,周某于当天中午到普陀区交警支队投案自首。
麦格米特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2373.59万元,融资偿还4168.67万元,融资净偿还1795.08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3.57万股,融券偿还1.06万股,融券余量42.0万股,融券余额1038.17万元。融资融券余额4.53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经晓洁:东西向的这个机动车,它正好是绿灯放行起步了,等到她发现有一个人摔倒在她车轮处时,其实这个车辆因为惯性,已经从被害人这个身上碾轧过去了,然后她立即刹车,但最终还是导致了被害人因遭车辆碾轧导致头、身体多处这个损伤,最终导致被害人当日抢救无效死亡这样一个严重后果。
经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行人周某在人行横道内闯红灯通行,负主要责任;电动车驾驶人林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超速行驶,负次要责任;越野车驾驶员刘某在绿灯时驾驶小客车正常通行,在本起事故中无需承担责任。当天,周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经晓洁:刑法第133条规定,就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然后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就是构成一个交通肇事罪。本案的被告人其实他还有一个加重情节,也就是他在当时看到这个被害人摔倒在这个机动车旁边,遭机动车碾轧过后,他并没有立即拨打报警或者采取抢救措施这样积极的救助行为,反而他因为害怕,早点也没有买,又折返回去逃走了。
行人周某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是在中午接到警察的电话后,主动到交警支队自首,根据这一点,检察官在起诉书中,作出减轻处罚的认定。
司机撞死人无刑责 法院为何这么判?
在公众的认知里,说到交通肇事罪,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横冲直撞的电动车、各种超速或超载的卡车、轿车,却很少有人知道行人也有可能犯交通肇事罪。为什么行人被判交通肇事罪?来了解一下。
司机撞死人无刑责 法院为何这么判?
行人周某犯交通肇事罪获刑二年六个月
法庭上,行人周某对自己闯红灯并致他人死亡的行为深感悔恨。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犯交通肇事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且周某在事发后迅速离开现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系法定加重处罚情节。其主动到案后如实供述,系自首,可以依法从轻处罚,遂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目前,该案判决已生效。法官提醒,谁违法谁担责,行人也可能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 薛依斯:所有的交通的参与人员,无论是机动车驾驶员,还是非机动车的那个行驶人还是行人,都应当要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因为可能有些人以为行人或者是非机动车驾驶员不会造成多大的人员伤害,但其实不是,你只要是在这个道路交通上面进行一个行走、行驶,其实都会对别人造成一个潜在的危险。
本案中,交通事故认定书与法院判决书,都认定越野车驾驶人无责。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 薛依斯:谁如果更守法,那么责任肯定会更低一点,尤其是完全守法的,比如说,守法方碰到了违章的相对方,那么哪怕是违法的相对方受到了伤害损失,身体也好,财产也好的伤害,那么守法的那一方最起码是不会构成刑事责任。
专家分析机动车驾驶人无责任的法律依据
可以看出,这份法律判决澄清了一个认识误区,不是只有机动车驾驶人才会犯交通肇事罪,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参与交通中,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造成交通事故,都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本案中,闯红灯行人周某被判处的就是交通肇事罪,小客车的驾驶人刘某虽然撞死了人,但是不需要承担刑责,法院的依据是什么呢?戳视频↓来听法律专家岳屾山的分析。
专家分析机动车驾驶人无责任的法律依据
如何看待行人和机动车的路权关系?股票配资平台证监会
保护弱者、以人为本都是道路交通法规制定和实施的一大原则。与机动车相比,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在路权上处于弱势,基于人道精神,一般来说,机动车要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并不是说行人、非机动车就不用承担责任,在司法审判中更不能谁弱谁有理。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行人和机动车的路权关系?戳视频↓来听法律专家岳屾山的分析。
如何看待行人和机动车的路权关系?